原始連結:晚睡原來是一種病——拖延症 (Procrastination)
##ReadMore##
跟拖延有關的十件事
譯者:MetalDudu(本文譯自 Procrastination: Ten Things To Know。 拖拉是阻礙個人成功的絆腳石,卻時常出現在我們左右。作者是兩位對拖拉 (Procrastination) 進行研究的心理學教授,希望大家能從中有所收穫。)
- 百分之二十的人認為自己是長期拖拉的人。對他們來說,拖拉是一種生活方式,雖然並不適應它。這種狀態充滿了他們的生活。他們不能按時付帳單,他們忘了買音樂會的門票,他們直到聖誕前一天才去買禮物……
- 拖拉並非不重要,雖然通常我們不把它當作一個嚴重問題。它其實是一個自我調節的深奧問題。通常我們都寬容別人拖拉的藉口,這也是問題的根源。
- 拖拉並不是時間管理或者計劃方面的問題。拖拉並不因個人對時間的估計能力而不同,雖然這些人會更樂觀一些。Ferrari 博士強調說:「要一個拖拉的人做一個有計劃的人,就像讓一個長期消沉的人馬上振奮起來一樣。」
- 拖拉不是天生的。它是從周圍的人學來的,但並不直接。它可能來自強權的家教,拖拉甚至可能是一種反抗的形式。這種家庭環境下,朋友對拖拉者的寬容會助長這種習慣。
- 拖拉的飲酒者會有更高的酒精需求量。拖拉的人會喝的更多,這是自我調節有問題的表現。
- 拖拉的人對自己撒謊。比如「我更想明天做這件事」,或者「有壓力我才能做好」,但實際上並非如此。拖拉者的另一個謊言是時間壓力會讓他們更有創造力,其實這只是他們的感覺而已,他們是在揮霍時間。
- 拖拉的人不斷找消遣的事兒,特別是自己不需要承諾什麼的那種。查看電子郵件就是絕佳的目標,這樣的事情成為他們調節情緒(比如害怕失敗)的一個途徑。
- 拖拉並非一模一樣。拖拉的人有不同的原因,Ferrari 博士定義了三種基本的拖拉者:
- 鼓勵型,或者說找刺激型,他們盼著最後幾分鐘忙碌帶來的快感。
- 逃避型,他們迴避失敗的恐懼,甚至害怕成功,但實際上他們非常關心別人怎麼看自己,他們更希望別人覺得他不夠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。
- 決心型,他們沒法下決心。不下決心就可以迴避對應對事情的拖拉。
- 拖拉帶來的損失巨大。健康是其中之一,研究表明拖拉的人更容易患病。拖拉也影響人的情緒,也會破壞團隊協作和人際關係。
- 拖拉會改變人的行為,但不會耗費多少精神力量。這並不意味著一個念頭就能馬上改變。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高度規範的認知行為治療來解決。
認識拖延症(Procrastination)
※Procrastination的形成- 一個人認為自己5天之內可以做完一件事情,所以在離deadline還有15天的時候一點不著急,直到最後只剩5天了才開始。
- 這種緊迫感和焦慮往往促發人的鬥志,會讓自己覺得,自己只有在壓力狀態下才有做事情的狀態。
- 最後拿到成績的時候,成績往往不是很差,這樣子就強化了自己最適合在deadline之前短期高壓的狀態下工作的心態,並且對以後的行為不斷進行自我暗示。
※Procrastination的其他特點
- 沒有自信。因為每次完成任務都達不到自己最高的能力,對自我能力的評估會越來越低。
- 我太忙。我一直拖著沒做因為我一直很忙。
- 頑固。你催我也沒有用。我準備好了自然會開始做。
- 操控別人。他們著急也沒用,一切都要等我到了才能開始。
- 對抗壓力。因為每天壓力很大,所以要做的事情一直被拖下來。
- 受害者心態。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這樣,別人能做得自己做不到。
- 太難
- 太耗時間
- 沒有相關知識技能
- 害怕別人知道自己做不好
- 完美主義
所有事情都要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,要一次做好,所以不願意匆匆忙忙開始,要萬事俱備才行。
解決方法:
對自己說現在的狀態就已經很好,可以開始了。每有一點進展都鼓勵自己。意識到一點錯誤都不犯是不可能的。偉大的作家,詩人,藝術家都是斷斷續續完成他們的傑作的,自己也可以如此。 - 抵制與敵意
這個老師對我態度太差了,所以我不高興作他佈置的作業。
解決辦法:
要意識到,不完成作業受害的是自己。不能僅僅因為一個老師的態度而影響到自己的前途。 - 容易頹廢
任務太難了,或者別人都不需要做我幹嗎要做,不能忍受持續做這件事情,等明天再做吧。但是往往明天到了,心裡還是不高興做,又繼續往後推。
解決辦法:
尋找一切可以找到的幫助,設法降低事情的難度,取得進展;暫時推遲自己想要放棄的心態,每天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。這一點也很符合很多中國學生的現狀。因為不是人人都對自己的課題感興趣的,所以容易產生厭倦感,所以不容易定下心來完成相關任務。解決的辦法如上所說,向別人尋求幫助,聽取建議,同時可以把任務分成比較容易的小塊,化整為零,告訴自己其實每一個小部分都很容易就能完成。 - 自我貶低
如果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,自己對自己的能力的估計會越來越低,即使以後完成好了,也認為是運氣。
解決辦法:
接受別人對自己工作的讚揚;自己對自己進行勉勵。
- 意識到自己的拖延是完全沒有必要的
- 把拖延的原因一條條寫出來
- 一條條克服這些原因
- 開始做事
明日復明日,「拖延病」的處方
Case 1:我經常擔心事做的不夠完美。但盡力做了完美主義者,可做事的效率不是很高。經常接到任務以後,心裡想的是儘快完成,可總是一拖再拖。為什麼?- 病名:擔心引起的拖延病。
- 處方:總想把事情做的完美一些,但壓力越大就越擔心做不好事遲遲不敢付出行動。總是把萬事的結果定為,不是成功就是失敗、只要作錯了一點,做的再好也都是錯的。出了事就算不是自己的責任也會攬到自己身上。
首先,得醒悟「自找擔心」是多麼消極的事情。
假如,在準備報告時,最初就能寫出完美的報告是不可能的。一定會有一些偏差也有理論上說服力較小的地方。所以,完美是不存在的。追尋一下到現在為止你所做過是事有多少事是完美的,一定沒有特別完美的事。但一定也沒耽誤什麼事。
- 病名:自我指責的拖延病
- 處方:對過去一些失敗的記憶會變成一種壓力。想治好自我指責的病,可以把責任都推託到別人身上。不要因為善良的自卑感而把一切問題都自己扛。這樣只會讓你的自信心下降。
輕視自己之前先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吧!然後,用另一種方式解釋自己的失敗。比如:在小組功課中有了一個好的創意,但因為沒有時間,結果在報告中漏掉了。在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,如果是自我指責的人就會想:「哎!因為沒有發表這個創意,以後教授知道了會不會扣我的學分呢?」取代上面想法的應該是「我真了不起,能有這麼好的創意。」或「下次寫報告時用就可以了。那一定比這次輕鬆多了。」
- 病名:執著引起的拖延病
- 處方:「怎麼會這樣?」「到底那時候為什麼那麼做?」即使在過去的事情裡找原因也不會有什麼改變。澄清一件事也解決不了問題。因為事情是由幾種因素合成的。
什麼時候才能把事情一一都弄清楚呢?在公司寫企劃案的時候寫不好的原因也有很多種。期限太短或過去寫過一次結果被上司責罵了一頓,留下了創傷。還有就是還沒找到資料等等。澄清問題對以後沒有任何幫助。所以,要往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向行動。做企劃案時應該想:「這次應該跟其他公司比較著做看看了。」如果這樣想著行動的話一定有效。
- 病名:封閉自我印象引起的拖延病
- 處方:在苦惱的邊緣走不出來的人是因為被自己錯誤的想法封鎖住了。一定要從誤區的牢籠裡走出來。為了打破錯誤的想法捫心自問一下自己「假如,我是能做到○○事的人,應該先想些什麼?先做些什麼?」
假如,做報告的時候,因為忙於某些事遲遲沒做出來。這時,應該想「如果我是個做報告的能手,應該先做什麼事呢?」考試成績不好,但還得向父母交代的時候應該想「假如,我是個成績不好,但能向父母主動表白的人,應該先做什麼事?」 想這些問題的時候,不能用太長的時間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正確答案。所以直接實第一個想法就可以了。
- 病名:不安感或懶惰引起的拖延病
- 處方:你在想自己的想法對不對那是因為 「為了想這個辦法用了那麼長時間,付出了那麼大的努力,但要是失敗了怎麼辦?就不就功虧於潰了嗎?」因為這些不安感一直浮現在腦海裡。所以不想做任何事情。
假如,要學習但桌子很亂找書都很不容易。明知道應該收拾一下,但怕麻煩遲遲不行動。這時候,父母要嘮叨個不停,就有了叛逆的心理更是不收拾。這時你應該冷靜下來好好想一想。是打掃一下好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的好。然後再決定。把最初的想法扭轉過來很難,但一旦習慣了就覺得行動比拖延更輕鬆。
2 則留言:
補充紀錄:
豆瓣那邊有一個叫做「攻克拖延症-經歷紀錄與心得分享」的討論串。樓主在國外念博士班,這邊有一些她針對拖延症進行心理治療的紀錄。
後來這群「拖友」還衍生成為一種民間組織—「戰拖心理成長會」。
是說老看這種東西,其實也可能變成一種自我安慰、自欺欺人就是了。覺得「反正世界上不是只有我一個人」,或者「反正我就是拖延症嘛,所以拖拖拉拉是正常」結果越拖越慘這樣。
參考資料:可能有效的工作法Pomodoro
張貼留言